第138章

御史大夫不置可否,反问道:“何出此言?”

宋三郎眸光微闪,说道:“今日早朝,宋臻方是头一次在群臣面前露面,连玉碟都还没改。众位大人可有想过,缘何只是丞相一道奏请,皇帝就这般干脆的答应立储?”

其实这话不用问也知道,当然是因为皇帝身体不好,储君别无人选而且早晚都得立。既然如此,那自然是晚立不如早立,宋臻这些年跟在明达身边也不知学到些什么。皇帝立了太子,也好尽早将人带在身边教导,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。

宋三郎目光一扫,便看出了众人想法,索性放下个惊雷:“皇帝突然认回宋臻,而且急着立储,自然是因为他大限将至,急着给儿子铺路了。”

这话一出,众人皆惊。毕竟皇帝虽然病殃殃许多年了,可他到底还年轻,以往病得再重也都撑过来了。久而久之,似乎所有人都习惯了他在生病,也习惯了他以这样的姿态站在朝堂之上,于是忽略了他也有病死那一天……或者说那一天在众人的想象中,总感觉有些远。

花厅里又喧闹起来,宋三郎满意的看着自己一句话造成的影响。他又将目光投向御史大夫,笑问道:“若是皇帝驾崩,太子年幼,于陛下而言,可算是千载难逢的良机?”

那自然是,少帝登位本就是一件颇具风险的事,否则当年延平帝也不会轻易丢了帝位。

御史大夫并不质疑宋三郎的消息来源,当下垂眸沉思起来。

就在宋三郎等人蠢蠢欲动时,宣室殿中,休息了半日的皇帝又一次撑了过来。

他倚在床头用了小半碗清粥,对着满脸担忧的妹妹笑得轻松:“皇妹不必担心,朕今日才刚在朝堂上宣布阿臻的身份,这时候出事会连累他的。”

皇帝笑得轻松,但一句话却也是断断续续分作了好几回才说完。谁都能瞧出他的虚弱,可同时也是谁都能瞧出他的坚持——他得为儿子铺路,他得为江山负责,他不能自己一死了之就让天下陷入纷乱。他得多撑些时候,最好撑到延平帝一系被彻底铲除。

这或许并不难,如今明达多多少少已经掌握了些线索。顺着线头去理去查,总比过去十年毫无头绪要好,说不定他真能等到隐患解除那一日呢?

明达看着皇帝如此,心中难过却不好泼冷水,点点头符合道:“正是如此。而且阿臻还小,也离不开皇兄教导。”

宋臻很懂事,也在一旁点头附和,只小孩儿眉眼间的担忧却是掩饰不住。

兄妹父子温情脉脉说了一会儿话,唐昭便走了过来,扯扯明达衣袖,递给她一张纸条。明达接过垂眸看了起来,皇帝见状便问了一句:“发生何事?”

此时明达身处宣室殿中,若非急事要事不会送来打扰她,皇帝因此才有一问。而明达也没有瞒着他的意思,顺势便将纸条展开来给皇帝看了——小小的纸条上只有寥寥数语,写的却正是皇帝重病之事,看得当事人眼睛不由得眯起,整个人都严肃了起来。

明达等皇帝看完,转脸看向唐昭,目光示意她给出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