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7章

次回头却都见他端端正正坐在龙椅上,虽是脸色苍白一脸病容,竟也强撑了下来。只是今日皇帝话极少,他为了保持体力偶有开口声音也极低,下方的人都听不见,只得通过内侍总管扬声传达。

群臣们对此倒没什么想法,毕竟皇帝身体不好谁都知道,此时大病初愈中气不足也很正常。没谁会仰头直视天颜,因此也就没人发现皇帝脸色越来越难看。

终于,午时将至,朝议暂时告一段落。

明达见皇帝还撑得住,也是松了口气,正等着内侍总管宣告退朝,就见丞相又执着笏板站了出来。她眉目一凝,心头刚生出两分厌烦,就听丞相道:“陛下,臣有事奏。”

皇帝一早上的朝会都听下来了,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,便令内侍总管传话许他奏禀。

丞相于是说道:“陛下,国有储君才能稳固人心。从前陛下没有皇子,臣等也不好多言,如今陛下既然认回亲子,立储之事也当定下章程了。”

皇帝身体不好是人人皆知的事情,尤其这一回他病倒的时间尤其的长,连朝会都连罢了一月,送回来的奏疏也多是长公主批阅的痕迹。有心人其实都能看出来,皇帝的病情恐怕不好,这种时候宋臻横空出世,自然让许多人都将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。

别管皇子年少能不能句不好听的,皇帝这身体这么差,大臣们都不信还能有别的皇子降生,所以这储君也是早晚得立。

若是皇帝病情没有这般严重,对于丞相如此迫不期待的奏请,恐怕多多少少会觉得不舒服,甚至可能怀疑明达和宋臻与朝臣有所勾连。

可现在丞相的话却像是瞌睡送上枕头一般,不仅正中下怀,甚至可以说是贴心极了。

御阶上,坐着的两人神色都松缓了些,尤其明达看向丞相的目光也不那么讨厌了。

皇帝点点头,今日第一次扬声说道:“卿说得是,立储一事便交由礼部和司天监着手处置吧。”顿了顿又道:“朕即刻明发旨意,昭告天下。”

丞相都被皇帝的干脆惊呆了,尤其昭告天下这一点,寻常大多都是在储君的册立大典之后才做的,如今倒是因为皇帝一句话提前了——隐隐约约,他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,有些庆幸自己冒着被猜忌的风险提前奏请了立储。

朝中与丞相一般嗅觉灵敏的不在少数,这时候心中多多少少都打起了鼓。只是再不给众人探究的时间,站在御阶上的内侍总管已经扬声宣布退朝。

心有疑虑的众臣只得暂时作罢,俯身行礼的同时,连皇帝的一片衣角都看不见。

因着低头行礼的缘故,殿下的众人自然也没看到,皇帝扶着龙椅扶手起身时身体踉跄了一下,压根就没能站起来。还是宋臻与内侍总管齐齐上前,将人搀扶了起来,后来又加上了明达,几人连搀带扶才将皇帝扶去了后殿。

强撑了整个朝会的皇帝到此时也支撑不住了,但见他脸色苍白如纸,额上冷汗涔涔。扶着他的内侍总管不经意间摸到他衣衫,才发现冷汗几乎将他的衣衫浸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