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看你是胆子小,不敢拉弓射箭争赏品吧。”这句话,看似明着是责严九钦不敢争风头,实则暗处是指责了某一个人。

胆子小,为什么胆子小,还不是因为旁边有性情暴烈、不容旁人的太子。

治元冷笑了一声。太子没听进去这句话,还以为只是表面的意思。

严九钦只低下了头,知道自己算是在治元面前彻底地卷进了这场储君之争的旋涡里。日后怕只得更小心,因为在皇帝面前博弈,稍出差错,不仅连累自己,还有自己身后一干同伴。

围猎后,依旧是每日的论政事,有时治元会邀请近臣和重臣来一听,让太子在旁听,但每次必不可少的都是严九钦一人。

李琮恨严九钦恨得发痒,恨自己怎么没在林场把他狠狠教训一顿,让他还天天在自己面前间接“羞辱”自己。

治元在他面前从不吝啬夸奖过严九钦,夸得他好似天上有地上无似的。还要求自己向严九钦学习和请教。

每次回去后,与太`子`党说起这档事,李琮还以为太`子`党会和他一起骂严九钦替自己出气,没想到他们竟然是拦住他,甚至要求他将严九钦当以国卿对待,在治元面前对严九钦施之高礼。太子更为恼火,放着人不教训就算了,还让他对严九钦礼若上宾地招待?真当他耳聋眼瞎?于是他每日进宫前或是出宫后,都要当面骂一通严九钦。有时还骂不过瘾,专程让几个自己手下轮着来骂严九钦。

这事情被一太监知道了,而这名太监早被越王收买,于是便把这事告诉了治元。治元皇帝非常生气。

每回严九钦在他面前从不说太子坏话,哪怕太子每日都会找他当面来骂。甚至有的时候,严九钦不偏不倚,还会在背后跟他称赞夸奖太子。认为太子孝道可嘉,劝治元耐心栽培太子。

太子这人太愚笨无知,容人之度极低,甚至有几次太监还把太子骂严九钦的原话搬来读出,治元听着的时面色铁青,当真严九钦能忍得下去。

终于怒发冲冠,一次在宫里指名地当面骂了太子,说他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,卑劣无耻。

这宫中骂太子不要紧,还传到朝中众大臣耳中。李琮过去的混账事不少,但他老子都睁眼闭眼过去,近年似乎治元对李琮逐日失望,不少朝中的臣官有些蠢蠢欲动,是否该改立阵脚,另投明主?

另一方面,说回严九钦。

严九钦忍过来不全是逆来顺受的,他自然是有意而为之。他不会这么愚忠和温顺到为他人所随意践辱。他这般隐忍自然大有目的所在,为的就是让治元得知太子的原本劣根。他本以为这件事治元只是会私下对太子失望,没想到治元公开责骂太子并表示对太子的失望。

这正中他下怀,这样一来严九钦所做的便事半功倍。这让他欣喜不已。

而他在太子那边有着自己的眼线耳目。自己的耳目常来报,说太子天天在大臣们和他的党羽面前说自己如何不好,越王如何司马昭之心等等。常在众人面前如何辱骂自己和越王一干等等,严九钦毫不在乎,只是问耳目可有把握,找机会成了太子身边的近侍,挑拨太子早日谋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