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14 章 前世番外2

第114章

头两天,谢潇南手下的人一直忙于处置孙家的人,清理孙家的家产,从早上忙到晚上,一整天都是闹哄哄的,温梨笙坐在屋子里闭着门窗都能听到外面传来的喧嚣声。

桌面上摆着饭,她用手支着脑袋叹气,吃不下。

鱼桂在一旁劝道:“小姐,你也多少吃点吧,这两天基本没吃东西。”

温梨笙摇头:“如今我处境这样危险,脖子上跟悬了把刀似的,且爹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,我怎么还有心情吃饭。”

鱼桂:“……”

鱼桂:“真的不是因为这些菜没有小姐爱吃的吗?”

温梨笙见被拆穿,干脆也不装了,拍桌怒道:“太过分了,我虽然现在等于说是半个囚犯,但囚犯也有吃肉的权利吧!这都两三天了,一点荤腥都没有,把我当成什么了?!”

鱼桂也怒了,端起桌上的饭,朝外走:“奴婢这就去为小姐讨个公道,就算是奴婢被打死,也要给小姐讨一点肉回来吃!”

温梨笙吓了一跳,连忙站起来去阻拦她,却见她刚拉开门就停住了,紧接着往后退了两步,将手里的饭碗藏在了身后。

温梨笙见状有一瞬的疑惑,不过很快就看到从门外走进来一个接一个的男子,手里抱着床铺被褥,还有搬着大暖炉和厚重的貂裘之类的东西,动作又快又利索,将温梨笙睡得那个硬邦邦的木板床铺上了几层厚实的被褥,又将棉帘在窗子门上钉好,大暖炉摆在房间中央。

旁若无人地一阵敲敲打打之后,这个原本冷清空旷的房间瞬间就被摆得满满当当,温梨笙认出这些都是谢潇南手下的将士,本以为他们只是行军打仗厉害,却没想到处理起这些事来也极为得心应手,最后将暖炉点上后便依次退出房间,期间是一眼也没看到温梨笙,一声也没吭。

走时还贴心地带上了门,留下一脸呆滞的温梨笙和鱼桂。

暖炉一点上,房间中就逐渐暖和起来,原本显得有些旧的屋子焕然一新,被华贵的东西一装饰,当即变得富丽,倒有几分温梨笙先前所住的寝屋样子了。

她走到床榻边,伸手按了按,也不知道是铺了几层被褥,按下去只觉得柔软无比,厚实的被褥光是摸着就觉得暖和,上头还盖了一层墨黑的貂毯。

温梨笙气不打溢出来,抓着那张看起来就很是昂贵的貂毯就要往地上摔:“什么意思!想用这些东子就收买我?”

鱼桂吓得连忙上前架住她的双手阻拦:“小姐!万万不可!”

温梨笙甩手怒道:“起开!乞丐尚不受嗟来之食,我堂堂温家人怎可受这般屈辱?!”

甩了两下愣是没把鱼桂甩开,再加上貂毯厚重,她举着也很费力,折腾两下温梨笙就觉得有些热了。

就听鱼桂劝道:“小姐,咱们如今是住在这屋子里的,就算你将东西扔了,世子想必也不会放你走,届时你就又要睡这冷硬的木板床……”

温梨笙一听,当下觉得十分有道理,暗道自己确实冲动了,这东西若是扔了,谢潇南指不定一怒之下将这些东西都搬走,到时候她睡得又是坚硬的床榻,如此太不划算了。

衡量一番,温梨笙又将貂毯披在身上,哼笑道:“你以为只有你想到这些吗?我早就料到了,方才只不过是逗你玩儿罢了。”

鱼桂:“……小姐好兴致。”

温梨笙走到窗边,掀开棉帘打开窗子往外面看了一眼,见四周无人,然后神秘兮兮地来到鱼桂身边小声道:“我昨天就观察到了,这个地方是孙宅比较偏僻的一角,左边那道围墙底下的枯草垛子挡着的地方,有一个狗洞,不大不小我估摸着我应该是能钻过去的,夜间这个地方没有守卫,咱们就找机会从狗洞里钻出去。”

鱼桂露出惊讶的神色:“小姐怎么确定那狗洞通往孙宅外头?”

“错不了的。”温梨笙头头是道的分析:“那个洞比寻常的狗洞大,肯定不是给狗钻的,应当是孙宅的下人悄悄在那里打的,恐怕是有时候借此洞跑出去,或是带人进来,总之是能钻人的。”

鱼桂又问:“那小姐可有计划?”

温梨笙道:“咱们先观察一下,若是这两日周围还没有守卫的话,就趁着夜黑风高逃走。”

两人密谋了一阵,将详细的计划制定好,到时候先让鱼桂钻出去,若是情况稳定没有危险,就在外头学青蛙叫,然后温梨笙再钻出去,两个人溜之大吉。

计划虽然简单,但温梨笙越看越觉得天/衣无缝,钻个狗洞能费多长时间?动作要是快点的话,恐怕连一句话的时间都不用,所以这个计划的成功率还是极其高的。

与鱼桂商量了一阵后,外头又传来士兵操练的声音,温梨笙想了想,觉得在计划实施之前要表现得正常些,先让谢潇南放松警惕再说。

她穿上宽袖外衣出门,扑面而来的冷空气吹得她用袖子挡了一下,打了个冷颤。

沂关郡到了腊月,就是最冷的时候了,风吹到脸上都有些刺痛感,温梨笙想到昨夜在院中看到的谢潇南,那样寒冷的天气他居然再用水往自己身上浇,真是不知道该说他脑子有病还是命硬。

这也是她这两日头一次在白天的时候出来,这一片原本是比较荒凉的,像是孙在废弃的地方,久久没有人居住,温梨笙来的时候这周边还摆了些破烂木头之类的,不过现在已经被清理干净了,虽然旧但不显得荒凉。

她寻着声音往前走,绕过前头的宅院,就看到一排排士兵队列整齐,嘴里发出喝喝声,步伐和动作一致地打着拳,气势非常足。

目光往前一扫,就看到谢潇南坐在队列的正前方,姿势懒散地坐在斜靠的木椅上,长腿交叠搁在另一个较矮的凳子上头,手里正把玩着一把白色骨刀,骨刀的柄上挂了黑绳,他把刀甩出去扎在面前的树上,然后拽着手中的绳子扯回来,动作悠哉。

温梨笙想起几年前在沂关郡时偶然碰到谢潇南的那几回,虽然都是隔着远远的距离,但也记得他最喜欢穿雪白长衣,不管是走路还是站着都是腰背挺直,姿态极为端庄,神色总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倨傲。

如今再一见,他身上那股子端着的气质就没了,举手投足间充满了随意,只是面容冷峻眼眸淡漠,比先前那时候还显得不近人情。

游宗站在他的身边盯着士兵们操练,余光看见了温梨笙,笑着说:“温姑娘可算是出来走走了。”

谢潇南听到声音,骨刀正好扎在树上,他没立刻拉回,只是转头瞧了一眼,就见温梨笙站在十几步之外,冷得缩着脖子揣着手。

他只看了一眼,又把头转回去。

温梨笙方才对上他冷冽的眸光,一时间有些退缩,但一想到反正来走来了,也没有走到跟前打退堂鼓的道理,于是抬步往前走,端出个笑容道:“游公子,你穿得这样单薄,不冷吗?”

游宗往身上看了看,而后道:“不薄,御寒是够了的。”

“怎么够呢。”温梨笙道:“我们沂关郡冬天冷得很,是北境这一带最冷的地方了,如今还没下雪,等过两日下了雪啊,定然会冻得人连被窝都不想出,你还是趁早备些厚衣裳吧。”

游宗就说:“温姑娘且放心,我们御寒的衣物自然是带得足够的。”

温梨笙又说:“不过就算你衣裳带得不够也无妨,我听老人常说,长得胖都不怕冻,你多吃点肉,就不会觉得冷了。”

游宗没忍住笑了:“瞧着温姑娘这般怕冷的模样,原来是吃肉吃得少了。”